信息公开栏目

信息公开受理

部门:烟台大学信息公开办公室
办公地点:烟台大学办公楼240室
地址: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30号
电话:0535-6902242
邮编:264005
邮箱:xxgk@ytu.edu.cn

信息公开监督

部门:烟台大学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办公室
办公地点:烟台大学办公楼320室
地址: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30号
电话:0535-6902224
邮编:264005
邮箱:jwb@ytu.edu.cn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人事师资信息 >> 正文

烟台大学诚邀全球英才申报2024年海外优青

时间:2023-12-26    发布部门:    点击:[]

一、项目简介

2021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海外),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项目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根据学校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现诚邀药学、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生物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的海外青年英才依托我校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二、申请人条件

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4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4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3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项要求: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注:以上内容参考2023年政策,具体申请条件请以2024年国家发布的项目指南为准。即日起可联系我们并依托我校进行申报。)

三、支持政策

成功入选且与学校签订全职聘用合同后,提供以下支持:

1.聘任岗位:黄海学者第一层次,直聘教授专业技术职务。

2.薪酬:年薪100万元(税前)。

3.人才津贴:最高100万元(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山东省国家级领军人才配套支持人才津贴最高100万元,免税)。

4.生活补贴:25.8万元(符合条件的,学校给予生活补助15万元,免税;符合条件的,可申请烟台市生活补贴10.8万元)。

5.购房补贴:170万元(学校给予购房补贴150万元,税前;符合条件的,可申请烟台市购房补贴20万元)。

6.科研经费:350-550万元(学校提供科研启动费150万元;本项目国家资助100-300万元;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山东省国家级领军人才配套支持科研补助最高100万元)。

7.留学补贴:15万元(符合条件的,可申请烟台市留学补贴15万元)。

8.团队保障:配备人才服务专员,在团队建设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9.配偶子女: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妥善解决子女入学问题。

10.其他:为人才办理烟台市优才卡;符合条件的,申领山东惠才卡,享受出入境和居留、医疗保健、社会服务等29项绿色通道服务。

四、申报说明

申请人需将个人简历发送至邮箱yturcb@ytu.edu.cn,邮件主题请标注为“海外优青-姓名”。

1.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我校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于申报系统开放以后登录信息系统,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申请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2.申请人应当按照申请书填报说明和撰写提纲的要求用简体中文或英文在线填写申请书,并上传附件等材料。

3.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实行无纸化申请方式,申请人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公正性承诺书等材料至我校,由我校审核后在线提交自然科学基金委。

五、联系方式

1.人才引进政策咨询:烟台大学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郭老师,联系电话:0535-6902431

2.海外优青项目政策咨询:烟台大学科技处栾老师,联系电话:0535-6902427


学校简介

烟台大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烟台,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于1984年建校,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援建。学校东临黄海,西依青山,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国内距海最近、拥有海岸线最长的滨海大学。学校1985年正式招生,199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1年3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原山东省建材工业学校、原山东省水产学校并入烟台大学。2012年获批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同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9年成为省市共建高校。2020年学校获批项目博士后招收资格,入选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法学、药学两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行列。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并稳定保持。

一、办学条件优越

学校现有主校区、南校区、八角湾校区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300亩,建筑面积16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3亿元。图书馆总面积6.43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62万册,引进中外文电子期刊2万余种,上线各类电子数据库近百个。学校建有5000平方米的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千米文化艺术长廊,孺子牛、八景园、三元湖、烟雨亭、钟楼、“升腾”雕塑等标志性文化景点遍布校园。学校是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山东省企校共建先进单位、全省平安校园标杆学校、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

学校现设23个学院,66个研究院所,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法、农、医、经、管、教、艺10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3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4万余人,生源跨我国内地30个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1995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

二、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泰山学者27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省教学名师5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获得者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其他省部级以上人才22人。

三、教学资源丰富

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4个。6个专业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35门,省一流本科课程34门。现有省级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2个,省级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15门,省级成人教育数字化课程19门。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获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学校在2018-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131位,在全国地方高校中位列第79位。2022年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连续多次荣获“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19年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四、科研实力强劲

现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获批山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省基础科学研究中心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其中,山东省高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工程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1个,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文科实验室2个,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支撑计划1个,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1个,省级研究院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入选国家社科成果文库3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3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20余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000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2100余项,2022年科研总经费达到2.2亿元。《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入选《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

五、服务地方深入

坚持立足烟台、服务山东、辐射全国,主动对接地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构建“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生态。建有山东省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高端科教园区,与知名企业共建药学院、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数字创新学院,主持研发的两款中枢神经系统领域新药相继在海内外上市,实现国产药在该治疗领域的重大创新突破。获批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烟台知识产权学院、山东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作为主要单位共建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环渤海药物高等研究院、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水平平台。开展“百名博士服务烟台”和“合作发展县域行”行动。与烟台市委国安办共建烟台市国家安全智库,与海事局共建高素质航运人才培训基地,与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共建蓝碳中心。联合沿黄九省区高校科研院所发起成立“黄河流域食物资源安全与国民健康科创联盟”。学校连续多年获评“烟台发展突出贡献单位”。校企合作案例入选全国“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六、对外交流广泛

先后与3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设有与德国、美国、韩国和意大利高校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和本科项目3个,与美国、英国、德国、瑞士、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70多所友好院校开展校际学生交流项目,以及本科双学位、本升硕、硕士和博士联合培养等项目。设有英国朴茨茅斯大学预科项目和韩国留学项目。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接收外国留学生及可以邀请外国文教专家的院校之一,是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是汉语水平考试(HSK)、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和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考试(BEC)考点。

我向海而生,你为梦而来!面向未来,烟台大学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守信、求实、好学、力行”的校训,大力弘扬“勤奋、创新、育德、守纪”的校风,发扬“海纳百川、敢为人先”的烟大精神,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向着特色鲜明、部分学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烟大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