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栏目

信息公开受理

部门:烟台大学信息公开办公室
办公地点:烟台大学办公楼240室
地址: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30号
电话:0535-6902242
邮编:264005
邮箱:xxgk@ytu.edu.cn

信息公开监督

部门:烟台大学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办公室
办公地点:烟台大学办公楼320室
地址: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30号
电话:0535-6902224
邮编:264005
邮箱:jwb@ytu.edu.cn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基本信息 >> 发展规划 >> 正文

烟台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及各项子规划

时间:2016-12-21    发布部门:发展规划处    点击:[]

烟台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十二五”期间的成绩与问题

“十二五”期间,是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内涵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五年中,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成效突出,内涵建设不断深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果显著,师资队伍结构日趋优化;资源配置整合能力逐步增强,办学效益逐步提高;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有力,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十二五”期间,学校取得一系列突出成绩:

——药学学科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重大新药新型释药系统”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新增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2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2人,“泰山学者”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

——获批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获批“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

——获批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新型制剂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获批首批立项建设的省属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苹果良种选育与脱毒苗木工厂化繁育”种业人才团队获批山东省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支撑计划团队;化工新材料过程强化团队荣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精神与神经药理学团队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

——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一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填补了建校以来的空白。

    与“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相比较,目前学校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有影响力的创新团队数量明显不足;重大教学、科研奖项等标志性成果方面有待突破;教学科研基本条件建设有待进一步改善;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大学文化特色等还不够鲜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等。

    二、“十三五”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国家将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新的时代要求;“十三五”时期,是全面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的最后五年,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是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时期,学校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十三五”时期,高校仍将处于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稳定发展期,省际和省内地方高校之间学科建设、人才资源、生源和发展机遇的竞争日趋激烈,学校发展面临持续的压力;“十三五”时期,包含广大师生员工及广大校友在内的全体烟大人对学校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有着更高的期待。

面对机遇与挑战、压力和期待,必须树立战略思维,把握大势,科学谋划,高点定位,统筹协调发展,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勇于争先,全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十三五”期间,在高水平学术团队、高层次项目、高水平成果、高级别奖励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进而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提升学校科学发展水平。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树立战略思维,把握时代特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师生为主体,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的办学理念,继续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学科带动”的发展战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坚持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更加注重质量,更加注重效益,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实现综合办学实力的新跨越。

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间学校总的发展思路是:坚持“一个目标”,确保“两个提高”,强化“四大战略”,做好“五个保障”。

    坚持“一个目标”: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到建校四十周年时,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十三五”是实现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关键期,必须坚持这“一个目标”不动摇,并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确保“两个提高”:确保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确保不断提高学校民生水平和质量,这“两个提高”是实现“一个目标”之一体双翼,不可偏废。

强化“四大战略”:学校“十二五”规划确立实施的“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学科带动”四大战略,是实现“一个目标”、确保“两个提高”的有力抓手,必须继续坚持,并不断强化。

做好“五个保障”: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体系建设、财务工作、后勤服务工作及安全稳定工作,是实现学校事业发展目标的五个重要保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做好。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工作取得重大新进展,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大学文化建设、基础条件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果,学校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提升到新水平,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为到2035年前后将学校建成特色更加鲜明、部分学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具体目标

——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高层次人才和海外人才引进取得明显成效,具有国际背景和获得海外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快速增加,有较强学术影响力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迅速成长壮大,管理干部和其他专业技术人才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顺利推进,人才队伍活力不断得到激发。引进或者培育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人选3-5人,新增“泰山学者”、省“突贡专家”及以上层次人才15人以上,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人员比例达到60%以上。

——学科建设形成新突破与国内知名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建设相适应的学科布局基本形成,学科特色更加明显,若干学科达到省内一流,部分优势特色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2个优势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3~5个。

——人才培养涌现新成果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本科生学分制改革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实现成功转型,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专业特色更加突出,参与国际合作培养、产学研合作培养、科研课题培养的学生比例大幅增加,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本科专业稳定在60个左右,本科生在校学生人数维持在30000人左右,在校研究生规模2000名左右,3-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高等级教学成果奖实现新的突破。

——科学研究实现新跨越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高层次项目、高水平论文、高级别奖励等标志性成果不断取得新成绩,科研经费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到2020年,实现年科研总经费达到1亿元以上、三大检索及三大转摘论文500篇、新上国家级项目50个、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发明专利100项。

    ——服务社会开创新局面构建起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良性互动关系,服务社会的协调、评价、激励机制更加健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意识显著提高,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地域明显扩展,服务领域大幅增加,协同创新集聚效应明显,智库建设不断推进。到2020年,年横向课题经费达到6000万元;科技园入驻企业30家;面向社会继续教育培训1万人次。

——大学文化建设达到新境界建立起大学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积极营造特色鲜明、积淀深厚的烟大文化并不断传承创新,大学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学校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培育形成1-2个在全国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精品项目。

——国际化建设构建新格局强化国际理念,拓宽国际视野,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有效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使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教师和学生、海外留学生、外籍教师数量突破性增长,切实提高学校国际化程度。到2020年,全校45岁以下具有海外学习交流6个月以上经历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30%,长短期来校任职、访问讲学的外国学者占我校专任教师比例达到5%,留学生总人数占全校学生比例达到2%,全校各类出国境交流学生占在校生比例达到2%。

——基础条件建设取得新进展教学科研空间、设备、图书、网络与信息化建设等基础条件得到更大改善,校园环境品位得到更大提升,学校各项民生工程得到更大进展。

    五、实施路径

(一)激发活力,着力推进高水平队伍建设

1. 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体制机制建设;高度重视团队建设,通过实施“152”人才工程、建立“学科特区”等多种措施,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大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显著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努力实现“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人才的突破,扩大“百千万工程人才”、“泰山学者”等领军人才队伍的规模。

    2. 大力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继续加大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的选拔培养力度,加强培养计划的落实和过程考核;加大支持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进修访学及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继续实施教师社会实践制度和新进青年教师助教制度。

3. 继续加强管理队伍和其它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在职进修,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形成一支管理理念新、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服务水平好的管理队伍。加强实验技术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和探索学工队伍建设新机制,加强后勤服务队伍建设。根据岗位需求和特点,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畅通岗位流动渠道,努力做到人岗相适,各显其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 继续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新一轮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改革,实施绩效工资改革、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和岗位聘用制度改革,完善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学院人才工作考核指标,明确奖惩原则,促使学院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工作。

优化布局,着力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

    1. 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 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在巩固基础学科和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面向需求,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大力促进工科集成交叉、理工支撑渗透、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形成多学科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学科结构。

    2. 促进学科协调发展 围绕一流学科项目建设,完善一流学科建设体系,形成重点建设、扶持发展、培育新兴的学科建设梯次。差异定位,特色发展;凝练方向,错位发展;层次推进,促进全校学科建设快速、持续、协调发展。

    3. 重点突破,成就学科高峰 以“学科特区”建设为抓手,遴选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强劲发展势头、较大竞争优势的特区学科,精心谋划,强力支持,重点建设,实现学位点建设、标志性成果、ESI全球前1%等重大突破。

    4. 以绩效为导向,激励学科竞争 突出绩效导向,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动态调整支持力度,体现扶优扶强扶特,增强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形成激励公平竞争的良好学科发展态势。

立德树人,着力推进高水平人才培养

    1.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全面学分制改革,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强化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常态化专业规划、论证与调整机制。实施新一轮课程建设计划,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建立优秀课程资源共享机制。提高生源质量,创新办学模式。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

2. 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 逐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推进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保障监督体系,全面完成学位点合格评估工作,大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 大幅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通过加大国际交流力度、开展中外联合培养、加快双语课程建设和全英文授课课程建设、积极引进外籍教师及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等措施,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4. 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继续加强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健全并有效实施覆盖各层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各类规范和制度,构建起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5.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方位建设并不断优化学生成长、成才环境。加强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资助效能;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突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协同创新,着力推进高水平科学研究

1. 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完善科研绩效评价及约束激励机制,鼓励高水平科技创新活动,营造崇尚学术、潜心科研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和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大力推进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 加大对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各级重点及合作共建的科研平台建设,构建模式多元化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重点支持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 加大对标志性科研成果的培育力度 优化校内各类科技资源的集成运用,推动校内外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增强新兴研究领域和方向的超前部署和培育能力,加强交叉性或互补性成果的整合,加大对标志性科研成果的培育力度。

4. 支持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以多种方式参与学术交流,鼓励学院举办高层次、高级别的学术会议,鼓励教师加强同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合作,着力推进高水平社会服务

1. 主动开展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的战略合作把服务地方与推动自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合作,构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合作平台,建立顺畅校地互动运行机制,使学校成为区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重要基地,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区域学术文化信息中心之一。

2.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工作强化科技与经济、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高度重视地方和企业主导的应用研究,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积极推进三校科技园建设,提高入围企业质量。

3. 推进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特点,整合优质资源,聚焦国家、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项目为牵引,以创新为支撑,以研究为依托,凝炼智库建设的主攻方向,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为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打造烟大智库品牌,带动学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  

4. 推进契合地方需求的人才培养与培训 创新办学模式,优化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设置,使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更加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统筹开展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拓展培训领域,积极参与地方职业资格培训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5. 繁荣地方文化事业 聚焦地方文化研究,保护地方文化资源,弘扬地方文化精神;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开展文化惠民,丰富活跃地方文化生活;鼓励支持师生参与社会公益志愿服务,促进地方社会的和谐进步。

传承创新,着力推进高水平大学文化建设

    1. 构建大学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建立校院两级大学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制定完善大学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将大学文化建设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全过程,渗透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环节。

    2. 凝练传承烟大精神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加强校史研究,弘扬办学传统,讲好烟大故事;加强校友工作,培育校友文化,汇聚烟大力量;加强宣传工作,内宣外宣并重,传递烟大声音;培育、充实、挖掘、凝练烟大精神的丰富内涵,逐渐形成烟大人独特的文化基因。

    3. 培育更加优良的烟大校风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教风、学生学风、干部作风和机关作风建设,使学校的校风建设达到更高的水平,形成烟大独特的文化底色。

4. 营造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 以各种学术活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等为载体,使学校成为文化氛围浓厚、文化成果纷呈的文化高地,成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区域文化磁场。

5. 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 逐步改造优化校园实体空间环境及网络空间环境,开发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提升校园景观、标识、网络等的文化品位。

6. 打造烟大文化特色 精心组织“两校名师讲堂”、“烟大教授讲堂”、“三元讲堂”、“文明烟大”、“书香校园”、“新媒体联盟”等项目,努力提升质量,形成烟大文化品牌,打造烟大文化特色。

协调配合,着力推进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

1. 加强学校国际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把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作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重要举措,加快构建完善的体制机制、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以适应学校国际化发展要求,逐步建立对相关部门和学院开展国际合作的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使师生员工的国际视野更加宽阔、国际理念更加明晰,国际交流更加充分,国际合作更加深入,使学校的国内外知名度显著增强。

2. 切实增强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水平 把从国际上聘用优秀人才来校任职、访问讲学作为推进国际化办学的重要举措,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利用国际人才资源服务于学校国际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推进外语教学和双语精品课程建设。

3. 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 巩固已有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精心组织有实际合作内容的校际互访,推动学者之间、团队之间的对口交流与长期合作,构建各种形式的长期合作的平台和载体。增加主办国际学术会议的数量,提高会议层次。大力支持教师出国(境)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讲学、合作研究和访问考察。鼓励学院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4. 扩大学位留学生的培养规模 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改善留学生就学条件,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加大留学生招生和培养规模,大幅增加学位生的数量。稳步推动留学生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改革。

统筹配置,着力推进高水平基础条件建设

1.优化统筹,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完善各类教学科研基地、公共平台、大型仪器装备的建设论证和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健全资产使用效益考评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2. 加大教学科研硬件条件建设力度加大对教学实验中心、实习实训平台、科技创新平台、课堂教学设施的经费投入,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硬件条件有力支撑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

3. 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升级改造网络硬件资源体系,建设先进、集约的数字化校园硬件设施基础平台;完善并深耕现有应用系统和支撑平台,形成校级综合信息平台;基于数字化平台,大力推进数字资源建设和优质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启动数字移动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工作。

4. 加强文献资源建设稳定增加馆藏文献种类和数量,加强各种数据库建设。启动嵌入式学科服务,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增强档案意识,规范档案管理,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5. 推进美丽校园建设高质量完成公共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和原锅炉房、第三餐厅改造工程。适时启动南校区规划建设。继续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和校园景观建设,进一步提升校园环境品位。

    六、保障措施

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1. 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总支(分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各项决定的贯彻落实。

2.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和考核机制,完善干部交流制度,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3.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不断创新工作理念、丰富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渠道,增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师生员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4. 团结全校力量共同奋斗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关心师生员工的利益,激发全校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和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充分发挥校友会的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体烟大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共识和力量。

深化改革,完善保障学校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1. 进一步改革完善运行体制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畅通民主管理渠道;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

2. 进一步健全规范管理制度 进一步健全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加大规章制度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力度,形成依法治校、按章程办事、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有章必依、违章必究的管理环境。

开源节流,为学校发展提供稳定的财力保障

1. 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经费使用绩效考核;完善项目库工作、建立项目评议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专项资金项目库制度。实施学分制收费管理改革,逐步建立与学分制教学管理相适应的收费工作体系。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和审查制度,完善监督机制,保证资金运行安全。加大财务公开力度、加强监管,促进经费使用严格管理、规范。

2. 拓展办学经费的渠道积极拓展办学资源,提高教育事业、科研经费等收入的增长幅度,促进收支规模协调增长,收入与事业发展协调增长。充分发挥教育基金会的作用,合理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学校办学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提升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水平,促进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

3. 科学调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突出重点规划目标,加大经费支持的倾斜力度;创新资金管理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科学评估,合理控制贷款规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坚持勤俭办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建设节约型学校。

后勤服务保障

1. 加强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后勤社会化方向,从有利于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有利于减轻学校负担、有利于校园稳定出发,改革和完善后勤管理体制机制和服务模式,健全和丰富后勤质量管理等保障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后勤保障能力。

2. 保证后勤保障投入规模继续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确保有关民生等后勤保障投入不低于“十二五”期间的水平,注重后勤的软硬件建设,为学校后勤的改革、稳定和发展提供坚强后盾和有力保障。

(五)安全稳定保障

1. 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内涵建设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成果,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大平安”的理念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和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师生安全感、满意度,为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维护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创造良好环境。

2.建立校园安全稳定责任制持续加强校园安全稳定教育,建立、完善并落实校园安全稳定责任制,责任到人。坚持依法引领,突出风险管控,注重能力建设,健全完善人员、设施、技术并重的安全防范体系,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要更加注重科学化、专业化,注重协同,构建组织协同机制,发挥协同创新优势,形成协同工作合力。

烟台大学“十三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的成绩与问题

“十二五”期间,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并重,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和突出成绩。

——人才工作领导机制不断完善学校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两次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统一思想,研讨改进工作的思路措施,明确工作目标任务。

——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学校修订人才引进政策,创造良好的引才环境,鼓励广大教师外出攻读学位和到国内外访学进修。引进优秀青年博士142人,正高级职称人员9人,副高级职称人员14人,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42%。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新增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2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2人,“泰山学者”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省高校首席专家5名。

——人才梯队建设初见成效制定并实施选拔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有关措施,选拔确定14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29名青年学术骨干进行培养。

——人才管理进一步规范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完成首轮岗位聘用工作,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岗位管理意识;对新进人员实行合同化管理。

——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学校制定教学及教研科研业绩量化办法,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引导人才多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充分发挥职称评审的导向作用。

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领军型人才较少,高层次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人才团队建设相对薄弱,高水平团队的培育成效不明显。人才发展平台建设相对滞后,高水平学科建设等平台数量少、层次较低。人才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奖惩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

二、发展思路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学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任务,实施新的人才工程及人才团队重点建设计划,汇聚数量较多的高层次人才,以重点突破带动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推进。以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为重要途径,加强人才队伍国际化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的结构,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三、发展目标

按学校“十三五”总体发展建设规划,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

1. 人才队伍结构更加优化新增300名左右博士,专任教师数量达到1400人以上,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人员比例达到60%以上,45岁以下有半年以上国外学习工作经历的达到30%以上。

2. 汇聚较多数量的高层次人才新增“泰山学者”、省“突贡专家”及以上层次人才15人以上,引进或者培育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人选3-5人。

3. 培育优秀人才团队重点建设5个左右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学科人才团队,争取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明确学校各学科重点建设的人才团队,采取措施,培育带头人,培养骨干,引进青年后备人才,培育形成更多数量的优秀人才团队。

4. 创建良好人才发展环境深入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人才管理、人才激励和人才服务的制度环境,建设高水平人才发展平台,为各类人才发展创造条件。

四、实施路径

(一)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和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计划,以重点突破带动人才队伍的整体推进

1. 实施“152”人才工程制定并实施有效措施,分层次引进和培育学科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明确各层次人才管理期要完成的业绩任务,配套完善考核制度,对能够取得突出成果的人才,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和津贴待遇,汇聚较多数量的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带动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2. 实施“学科特区计划”确定5个左右特色明显、有良好发展潜力、有可能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学科,给予特殊政策,重点扶持,重点建设,在硬件和软件上加大投入,在人财物管理使用上给予一定自主权,探索建立有利于学科团队建设和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和自主决策制度,支持特区学科在引进领军人才、培育优势学科、打造学科团队、构建学科平台、产出重大成果、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短时间内能够取得突出成绩,发展建设成为充满生机活力和富有创新能力的学科人才团队。

3. 强化人才发展平台建设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为重要任务,加强硬件条件建设,努力打造一批立足学校实际、面向全省和全国的高水平科研教学平台。加强与重点企业、国家级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的合作,为学校优秀人才发挥作用、出高水平成果拓展新的平台。

    (二)以人才引进和培养为重点,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1. 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加速青年后备人才成长结合教育厅实施的“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制定相应政策和实施办法,以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计划、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等项目为重点,采取有效鼓励措施,有计划地选送业务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综合素质高、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加强青年教师能力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发展能力和素质。

2. 注重质量和加强考核,壮大青年后备人才队伍按照学校学科发展及专业建设计划,制定进人计划方案,提高新进人员的条件要求,积极主动走出去招揽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优秀人才来校工作。严格按规定程序公开招聘人才,加强招聘过程监督,确保引进人才的质量。对新进人员实行聘用合同管理,明确任期目标任务,加强考核,建立新进人员淘汰机制。

3. 鼓励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将人才队伍国际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强与国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为人才参与国际交流创造条件。制定相关实施办法,通过国际访学、攻读学位等多种方式鼓励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出国进修学习。在人才引进方面,重点引进有国际学术背景的高层次优秀人才。逐步实行在职称评聘和岗位竞聘过程中,将国外经历作为条件要求,通过各种激励约束措施,使更多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具有国外留学、研究经历,快速提升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4. 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提高人才队伍素质继续加大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的选拔培养力度,加强培养计划的落实和过程考核,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使一大批中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按照高等教育改革及学校发展定位的要求,加强“双师型”“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适应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结合岗位管理制度改革,对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的教师,探索转岗淘汰机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师德、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等各种培训教育,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按照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有关内容,创新用人机制,提高人才管理的效能。

    (三)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1. 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和职称评聘改革制度,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重点做好第二轮岗位竞聘,按照山东省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的要求,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和岗位聘用制度紧密结合,研究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价、以岗聘用的办法,建立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分类评价标准,在稳定教师队伍的前提下,建立竞争择优、能上能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

2. 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特别是发挥奖励性绩效的考核约束和激励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以业绩量化为主要内容的人才评价考核体系,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发挥作用的薪酬制度,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加强人才管理和人才使用的重要手段。

3. 加强人才工作考核,促进学校人才工作的整体推进建立科学合理的学院人才工作考核指标,将学校人才队伍发展建设的目标任务列为考核内容,明确奖惩原则,通过考核促使学院有针对性地做好本单位人才工作。

4. 建立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调动各种人才资源采取弹性引进政策,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整合校内外人才资源,按照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做好聘用北大清华退休教师来校工作,通过科研项目、人才项目等聘请企业和科研机构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和高级专家,探索招聘外籍专家等多种方式,吸引校外人才资源为我所用,促进人才团队建设水平以及队伍素质的提高。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导作用,形成学校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学院积极主动作为,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建立相应的人才工作检查和督办机制,使人才工作的相关政策切实得到落实。

    2. 营造重视人才、关心人才和服务人才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优先解决有利于人才发展的住房、待遇、实验设备等工作生活上的突出问题,努力建设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

加强师德和学术道德建设,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落实《烟台大学师德规范(试行)》的任务和要求,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道德修养。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团结、温馨、奋进的氛围凝聚人才。大力宣传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加强创新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弘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校园环境。

3. 加大人才资源投入,建立人才发展保障体系克服学校资金压力大的困难,积极筹措资金,坚持厉行节约,压缩一般性支出,着力保障人才队伍建设支出。继续加大对提高人才待遇、建设人才发展平台、改善教学科研条件等方面的投入,确保人才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充实的资源保障。

 

 

烟台大学“十三五”人才培养规划

第一部分 本科人才培养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的成绩与问题

“十二五”期间,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好成绩:

——获批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

——获批6个省级特色专业,有2支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5人次获得省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共获得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得“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省级精品课18门;获批14项省级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其中重点项目2项;获批2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

——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获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5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个;

——大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共获国际二等奖13项,国家特等奖12项、一等奖40项;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银奖1项、省级金奖2项。

——圆满完成了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生源质量和招生分数连年攀升,山东省本科一批次招生专业覆盖12个招生专业,生源跨全国31个省(市、区),一批次招生省份达到9个。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学校的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专业建设(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与学校整体发展也有待进一步协调。

二、发展思路

未来五年,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紧跟高等教育改革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始终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关键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要更加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加大教学基础设施投入,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二是要紧紧围绕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更加突出办学特色和优势;三是要更加着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形成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的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发展目标

人才培养将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努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全面实施学分制的人才培养机制,推行混合式教学改革,保持教学规模稳步发展,本科专业稳定在60个左右,本科在校学生人数维持在30000人左右;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及改革,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争取新增3-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拓展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引入优质在线课程作为全校通选课,建设一批优质在线课程;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扩充教学资源,使教室座位数和条件能够充分满足学生上课和自主学习的需要;加大实验、实践等教学基础设施投入,充分满足教学需求,建设2-3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一步加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加强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构建教学常态监测数据库,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研究,发表教研论文500 篇,获批20项省级教学改革立项项目,获得1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力争在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方面有新突破;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获奖数量居于全省高校前列,创业率有明显提升。

四、规划实施路径

    (一)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本科生培养管理体制

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选课制改革和弹性学制,切实增加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师、修业年限等的选择自主权。加大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修读课程的上课时间及任课教师,也可以跨专业、跨年级选课。深入研究通识教育的规律、特点及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切实遵循教学规律,扩大学生对修读专业的选择权,在学分构成和课程设置上力求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与方向提供可能,配合学分制改革推进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为学生成长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与多样化的选择。初步建成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考试与成绩评价制度。

(二)优化专业设置与布局,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学校将建立专业布局与规划、论证与调整机制,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与布局,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具体措施包括:

1. 以学科发展为依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专业调研与社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充分挖掘现有教学资源,强化优势特色专业建设。

2. 把招生计划、录取率、报到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作为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专业结构的量化指标,对于人才需求量大、办学条件好、就业形势好的专业,给予大力扶持并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对于人才需求量少、疏于建设、就业情况差的专业,适当压缩招生规模,或实行隔年招生,直至停止招生。

3. 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等方式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4. 优化专业结构,明确专业定位,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建设评估试点。

(三)实施新一轮课程建设计划,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为积极顺应在线开放课程发展新趋势,直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新的机遇与挑战,学校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课程建设,主要是在线课程建设。

1. 推进在线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引入一批优质在线课程(30门左右),作为全校通选课同等学分互认。

2. 选择3-5门课程,建成在公共平台上线的开放课程。

3. 开展在线课程及在线课程平台建设,逐级逐步将在线课程扩展到各级精品课、名校工程覆盖的专业课、双专业双学位课、公共必修课和专业核心课等,面向社会开放课程资源,建立灵活性、多样性和启发性的课程体系。

4. 结合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的要求,支持具有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学院建设在线共享课,弥补教学资源紧张、上课时间冲突等问题。鼓励各专业之间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

5. 建立支持和激励机制, 提高教材编写和选用的内在质量,鼓励教师编写、出版高水平、实用性教材。

6. 实施创新创业实践抵顶创新创业类课程学分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四)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

积极推进基于优质在线资源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引入成熟的在线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在线课程的能力,合理规划和利用课内外时间,有效选择学习方式和内容。关注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特点,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适应学分制改革和网络时代的学习要求。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协同育人,强化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科学确定学业目标,明确发展方向。进一步扩充教学资源,使教学基础设施有较大的提升,为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保障。

(五)加强教学研究,充分利用学科建设的新成果

    为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应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鼓励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方面的优秀成果融入到教学之中,使教学方法、内容等充分满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成果能持续地转化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

(六)加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育“双师双能” 型师资,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多途径筹措资金,继续加强各级各类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实训中心、专业实习基地等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积极培育和申报省级和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和实践基地,力争成功申报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实施实验室分类管理的新机制,完善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大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落实实验室管理责任制,强化对实验室的管理。

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培育“双师双能”型教学人才;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举办科技作品竞赛,参加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和大学生创新性计划实验项目等科技竞赛活动,加大对学生科研活动的经费投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结题率,鼓励学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强化教师指导学生科技活动和创业活动的责任意识,建立教师与学生基于学术层面的交流沟通渠道,引导和鼓励教师以科研成果投入、课外指导、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七)有序推进产教融合,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根据主管部门的规定,有序推进产教融合。鼓励各学院、各专业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建立战略联盟,积极探索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及资源共享机制;采取校企合作、校院(所)联合等方式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使专业紧贴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八)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充分利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建设反映教学状况的常态监测数据库,作为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长效机制,为学校合理定位提供依据,全面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九)实施优质生源拓展计划,提高本科生生源质量

围绕“提高生源质量、优化生源结构”开展招生工作,拓展招生宣传方式,扩大招生宣传覆盖范围,进一步推动生源质量的提高;完善本科生招生体系,加大特殊类型招生改革力度,为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学管理制度的监督和执行,保证学校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2. 积极引入第三方监督和评价机构,追踪人才培养成效,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保障。

(二)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广泛吸纳优质办学资源

积极与省内外知名企业及地方政府合作,在学校已有成功合作办学模式的基础上,拓宽办学渠道,广泛吸收社会高层次人力资源和能被利用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一定支撑。

(三)加大教学基础设施投入,为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通过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推进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四)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激发教师投身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推进教师教学发展各项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营造一个重视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学的文化氛围,培养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教学发展人员队伍,支持和鼓励全校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

第二部分 研究生培养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的成绩与问题

“十二五”期间,研究生人才培养取得的主要成绩:

——2012年获批“重大新药新型释药系统”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实现了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突破。

——研究生招生规模快速扩张,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人数总计2373人,与“十一五”期间相比,增长了55%;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农业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三个专业类别首次招生,新增新闻与传播、汉语国际教育和药学三个专业学位类别。

——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模式创新与改革,加强学位管理工作,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培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逐步彰显。一是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系统化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需求导向不突出,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足;二是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三是导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有优势与特色的学术团队较少。

二、发展思路

围绕学校综合改革,以培养创新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以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为契机,形成学位点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突出学研产结合,特别是要下大力抓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实行区别管理,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转型,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国内国际交流合作,改进研究生教育督导与评价工作,全方位改进研究生招生工作,力争生源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好转。在“十三五”期间,真正形成创新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断涌现、研究生教育质量快速提高的良好局面。

三、发展目标

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核心,基本实现研究生教育的“三个转变”。第一,发展方式从注重规模扩张为主转变到注重质量提升为主,兼顾规模发展,在质量提升的前提下实现整体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完成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的合格评估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验收评估工作,适时申报并增列博士学位授权点;调整、增列一级硕士点3-5个,专业学位类别2-3个;保持研究生规模稳步发展,到“十三五”末,全日制研究生在校人数达到2000人左右,非全日制研究生600人左右。第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从知识、技术传授为主向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并重为主转变,强化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第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传统学术型培养模式向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转变。启动新一轮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真正实现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到2020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适应需求,学术学位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协调发展,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整体质量不断提升,优秀创新人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断涌现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四、实施路径

(一)扎实推进学位点合格评估工作

以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为抓手,促进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根据评估结果,结合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和自身发展情况,按照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的有关办法取消或调整部分学位授权点。评估重在以评促建,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校学术队伍建设、提高科学研究水平、营造优良育人环境,包括加强教风与学风建设,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发挥优秀导师和优秀毕业生的模范作用,保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开展新一轮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实现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持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体通过以下措施进行。

1. 完善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强化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科研训练,要求并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研究生培养。鼓励多学科交叉培养,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2. 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面向特定职业领域,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形成学产结合的培养模式。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组织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过程指导、教学质量评估、实训(践)实习条件提供等方面的作用。培养单位依据特定职业领域的任职资格要求,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加强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积极探索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管理方案、发明专利、艺术作品等作为专业学位论文的评阅机制。建立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团队和联合培养基地。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大力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

3. 加强课程建设重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建立完善培养单位课程体系改进、优化机制,规范课程设置审查,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基础理论教学,增强课程内容前沿性,强化研究生的科学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

4.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根据研究生的学术兴趣、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实行不同的激励机制。发掘研究生创新潜能,鼓励研究生自主提出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课题,在导师和团队指导下开展研究,由学位点或学校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制定配套政策,支持研究生为完成高水平研究适当延长学习时间。加强研究生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提高研究生就业创业能力。

5. 加大考核与淘汰力度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实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和论文审核制度,畅通分流渠道,加大淘汰力度。建立学风监管与惩戒机制,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对学位论文作假者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或撤销学位。完善研究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加强研究生权益保护。

(三)推进立体化研究生招生宣传

将招生工作重心放到各学位点,考核和激励学院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招生宣传。加大传统纸媒和展会宣传,组织学科点校外招生宣讲,利用多媒体、移动互联网、微信等手段,建立信息化招生宣传和服务平台,做好学位点简介及“导师风采”网站栏目信息维护。

(四)健全导师责权机制

1. 改革评定制度改变单独评定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做法,强化与招生培养紧密衔接的岗位意识,防止形成导师终身制。根据年度招生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特点、师德表现、学术水平、科研任务和培养质量,确定招生导师及其指导研究生的限额。完善研究生与导师互选机制,尊重导师和学生选择权。

2. 强化导师责任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全面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加强师风建设,发挥导师对研究生思想品德、科学伦理的示范和教育作用。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导师应承担相应责任。落实导师职业规范,确保指导研究生的时间与精力,切实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

3. 提升指导能力鼓励学科点实施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或导师组制,借助学科特区的设立和“152”人才工程的实施,组建专业化的导师团队。建立健全导师岗位培训制度,多种途径搭建导师能力提升平台,支持导师通过学术交流、访学和参与行业企业实践等提升指导能力,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人才交流与共享,建设专兼结合的导师队伍,完善校所、校企等双导师制度,重视发挥导师团队作用。

(五)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强化学位点在研究生质量保证中的主体作用。各学位点按照《学位授予点评估指标体系》,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确立与学校办学定位相一致的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充分发挥学位评定委员会和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在质量保证方面的作用。健全研究生校院两级督导专家制度,充分发挥督导专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监督指导评价作用。建立质量信息平台,建设在学研究生学业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分析和预警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公布质量标准,发布质量报告和评估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六)加强培养基地建设

加大行业、企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力度,构建互利共赢的学研产合作机制,建设一批示范性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文化传播等多元一体、互惠共赢的资源共享机制和合作平台。

(七)稳步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

规范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和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工作的管理。进一步强化学校办学责任,加强统一管理,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将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纳入研究生学业信息管理系统后,将学位论文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平台上公示。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投入机制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学科点等多渠道筹集经费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按国家有关规定加大纵向科研经费和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研究生培养的力度,统筹财政投入、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各种资源,确保对研究生教学、科研和资助的投入。

(二)完善奖助政策体系

建立长效、多元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强化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等对研究生的激励作用。健全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制度。提高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年度最高限额,确保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应贷尽贷。加大对基础学科、国家急需学科研究生的奖励和资助力度。

(三)加强培养条件建设

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向研究生开放相应的科研平台。根据学位点自我评估情况,有针对性地改善培养条件。适时开展学位点动态调整,采取措施实现学科结构的优化和资源整合。对参与研究生培养和建设实践基地的企业,做好科研智力支持和技术优先转化等工作。

(四)鼓励改革试点

着力破除制约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瓶颈,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有条件学位点开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优秀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平台,积极探索提高质量的新机制。 

烟台大学“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的成绩与问题

“十二五”期间,学校以既有学科为基础,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学科结构不断优化,学科体系不断完善。

——学科发展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十二五”期间,学校7个省级重点学科和3个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学科特色和优势初步显现。药剂学、民商法学、少数民族史和理论物理学科通过强化建设均进入省内前列,对学校整体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工作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2012年第三轮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学校参评的法学、物理学、药学、民族学等学科,与全国同类高校相比,均取得较前位次。

——学位点层次和规模得到长足发展获批“重大新药新型释药系统”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形成涵盖学术和专业学位教育142个招生专业(领域),十大学科门类,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和布局合理、从学士到硕士和博士更加完善和科学的学位点体系。

在学科总体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难题。一是部分重点学科在省内领先优势不突出,在国内缺乏影响力,学科建设引领作用不明显,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能力有待提高,学科整体面临全国和山东经济社会转型的考验;三是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数量少、起步晚、发展慢;四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尚未突破,影响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制约了学科建设。

二、发展思路

坚持“应用领先,基础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理念,以服务山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优秀创新人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发挥专业提升、人才塑造和产业支撑、行业引领功能,强化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度高的优势学科,使其在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做到行业引领和全国知名,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成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名校。

三、发展目标

基本形成与国内知名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建设相适应的学科布局,学科特色更加明显,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学位教育体系基本完善。若干学科达到省内一流,部分优势特色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 明确方向,重点突破,创新学科建设发展激励机制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结合度高的学科,进一步加强学科内涵建设,重点建设5个左右优势学科,力争获得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立项,到“十三五”末,争取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2. 优化布局,协调发展,构建质量和规模并重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力争到“十三五”末,在博士学位点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申报工作上取得重大进展,使得研究生教育学科门类进一步丰富。

3. 找准定位,强化考核,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学科全面发展新局面“十三五”期间,学科形成协调发展、布局科学、充满生机活力的体系,培育并涌现出2-3个有潜力的学科新增长点,力争成为“十四五”乃至更长远时期,学校学科发展的爆发点。

四、实施路径

(一)尊重科学发展,扶优助强,重点突破。坚持依托现有优势学科发展基础,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推进学科建设

 1. 实施非均衡发展依循“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方针,采取“学科特区”建设等非常规发展方式,制定合理的资金、资源配置方案,谋求最高效益的学校发展。通过“一枝独秀”,带动“满园春色”,集中有限资源实现现有特色学科重点发展,形成示范效应,使之成为增长极,形成突破口,引领学校全面发展。

2. 坚持扶优助强以“学科特区”建设为抓手,遴选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强劲发展势头、较大竞争优势,具有省部级科研平台、博士学位点和省级以上人才的相关学科,精心谋划,强力支持,重点建设,实现学位点建设、标志性成果、ESI全球前1%等指标的突破,到“十三五”末,使其形成龙头带动态势。

3. 突出队伍建设以“152”人才工程为依托,着重引进重点学科领军人才,促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以国际化战略为抓手,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开发海外高层次人才与智力资源,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深化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明确办学定位,产研并重协同发展。坚持学科建设依托山东特别是半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战略

1. 立足社会需求立足学校办学定位,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的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同区域优势产业结合度高的学科。结合“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和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政策,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及知名院校(所)的全面合作,互动发展,互利共赢,加快应用型名校建设步伐。

2. 坚持应用导向充分考虑学校地方性大学和应用型名校的发展定位,从山东地区经济社会“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性领域中,寻找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致力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形成面向社会行业特点的产业领域性学科发展的优选路径。

3. 加强协同创新以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为核心,优化资源整合路径与机制,建立与社会及行业紧密对接的“平台+项目”运行架构,共建合作科研和教育中心、创新示范基地等平台,培育交叉学科,发展特色学科,形成学科高地,对接山东核电产业、船舶汽车行业、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法律智库等地方需求,增强多学科集成发展优势。

(三)谋划战略布局,推进学科全面繁荣。坚持以长远谋划、战略布局主导的科学发展观,推进基础性学科和部分应用性学科巩固优势和特色发展

1. 转型传统学科推进传统的基础学科向基础和应用相结合的学科方向转型,建立以问题为导向、应用为目的、协同创新为支撑的跨学科生态。

2. 培育新兴学科在传承和发展传统特色学科基础上,围绕产业领域性学科的平台建设,扶持和拓展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急需的特色学科和前沿方向,努力通过学科的交叉整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为学校未来十年学科发展奠定基石。

3.实施绩效考核激励学科竞争,突出绩效导向,建立评价机制,形成约束机制。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动态调整支持力度,体现扶优扶强扶特的原则,增强学科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形成激励公平竞争的良好学科发展态势。

五、保障措施

(一)设立“学科特区”

通过人事制度、资源分配、绩效奖励等改革,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加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准国际交流合作,实现若干学科的率先突破,尤其是要在领军人才、标志性项目及高水平成果产出等方面重点突破。

学校遴选5个左右学科作为学科特区重点建设,加大投入,支持人才引进、平台建设和基本运行;特区学科团队按照带头人制构建,人员聘任和特区资格均实行动态管理。

(二)健全学科建设考核制度

以完善目标考核机制为抓手,依据自我定位、自立目标、协同促进、分类考核的原则,激励和监督学科点,特别是基础学科和部分应用性学科,找准定位,转型优化,加强融合,积极拓展发展资源和空间,引导其发展方向与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需求相一致,与学校办学定位和规划相一致。

对强化建设的优势学科,着重考核标志性成果的产出等;对于基础性学科,着重考察人才培养的质量等;对于应用型学科,着重考核服务地方的效益等。引导各学科科学定位、错位发展、协同促进、分类实施,特别是对于交叉性新兴学科的培育和建设予以重点激励。

(三)完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学科建设规划管理机制。形成以学科建设委员会为依托,职能部门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架构,完善学科管理制度,确保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全局中的引领地位,确保学科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是建立学科带头人制度,建立以学科特区为主体的学科管理机制,建立学科联席会议制度。

三是加强学科建设管理探索,设立专门研究部门,为学校学科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切实发挥学科建设龙头带动作用。

烟台大学“十三五”科学研究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的成绩与问题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

——承担纵向课题650余项、横向课题立项500余项;科研总经费突破2.5亿元;获得省部级奖励近60项,出版学术著作200余部,授权职务专利180余项;社会科学共发表高层次论文65篇(含A、B类期刊和三大文摘);理工科论文被SCI、EI等收录1069篇。在“国家社科奖励”和“最具影响力百篇论文”两方面跻身全国百强大学,实现了山东省科技奖励一等奖的突破。

——获批7个山东省“十二五”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其中,化工制造工程实验室为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应用法学研究中心为强化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获批“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型制剂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首批立项建设的14个省属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之一,获批“山东省黄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获批“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和山东省民族问题研究中心,获批山东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单位和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

——化工新材料过程强化团队荣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 “苹果良种选育与脱毒苗木工厂化繁育”种业人才团队荣获首批10个山东省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支撑计划团队之一,精神与神经药理学团队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少科研领军人物,科研创新团队少;二是后备科研人才不足;三是重大科技奖励的积淀和生长点不足;四是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五是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措施及成效等方面存在不足。

二、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国家加快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实施“稳定基础,强化应用,推动交叉,发展新兴;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局部突破,整体推进”的科研发展战略,以汇聚科研创新团队为核心,全面增强校科研创新能力;按照“统筹安排,分类规划,先易后难,快见成效,多出成果”的科研发展原则,夯实学科发展基础,广泛提升广大教师的整体科研实力、学术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率。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不断完善以激励为主的科研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和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汇聚科研团队为核心,不断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努力增强科研实力,为学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强化优势与特色,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大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全面提升我校的整体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

(二)具体目标

1. 建设20个颇具特色的校级科研创新平台(含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等),争取到2020年左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部分科研创新平台建成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力争获批10-15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2. 重点培育建设10个科研创新团队,凝聚形成一批高水平科研创新群体,提升学校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 加大标志性科研成果的整合、培育力度,力争在获得高层次项目、高水平成果、高级别奖励等标志性成果方面实现新突破,同时加大对教师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的支持力度,力争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排名。

4. 实施“15511”科研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年科研总经费达到1亿元以上、三大检索及三大转摘论文500篇、新上国家级项目50个、获授权发明专利100项、获得高层次奖励(山东省级奖励二等奖以上及教育部科研奖励)10项,力争实现国家级科技奖励的突破。

四、实施路径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科研强校”的科学发展理念

    1. 突出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支撑地位牢固树立“科研强校”的科学发展理念,提升对科研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水平,加强对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的思想,切实把科研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2. 注重科研学术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引导科研工作者遵从学术规范,倡导科研创新精神,努力营造多出学术精品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强调目标管理的同时强化业绩标准,充分发挥科研目标责任制考核和科研业绩量化奖励的激励作用。

    (二)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建设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

    1. 努力培育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组织做好校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在确定平台建设任务的基础上,予以经费支持。

    2. 努力争取更多上级科研创新平台立项建设紧密围绕学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发展需求,结合学校设立“学科特区”的机制,以校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为基础,努力争取更多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立项建设。

    3. 鼓励联合建立科研创新平台积极鼓励并支持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共建高校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实现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模式多元化。

(三)以“152”人才工程为契机,大力引进一批高水平科研人才

1. 加大高水平博士的引进力度争取设立专项经费重点建设10个左右结构合理、有较好发展潜力和前景的科研创新团队,围绕高水平科研团队引进人才。

    2.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大力引进10名左右的学科带头人,制定并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和谐上进、团结合作、有战斗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创新团队的形成和建设,发挥科研领军人才的优势,开展具有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开创性与实用性研究,做出有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提升学校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整合资源,凝心聚力,加大对标志性科研成果的培育力度

1. 做好学院层面的日常科研管理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并要求各学院把争取政府项目,尤其是高层次、大项目以及争取高层次的科研奖励作为本单位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广泛发动、及早组织、沟通信息、全程跟踪等措施,充分调动学校、学院和个人在争取标志性成果中的积极性,全面形成工作合力。

2. 做好学校层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标志性科研成果的培育、组织、协调,尤其加强交叉性或互补性科研资源的整合力度,集中优势科研资源,形成科研创新工作合力,努力取得更多更好科研成果。

(五)重视基础,强化应用,加强交流与合作,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1. 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进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积极争取政府基础研究项目及一些较大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项目,为实施“15511”科研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 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工作始终不渝地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工作,高度重视区域和企业主导的应用研究,充分发挥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优势,鼓励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结合。

    3. 积极倡导科研合作与交流鼓励教师通过共同承担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加强同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自身科研工作的层次和水平;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坚持多学科交叉、产学研用结合,加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教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参与、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且鼓励各学院多举办高层次、高级别的学术会议,活跃学术思想,分享科研信息资源。

五、保障措施

    1. 制度保障完善科研目标责任制考核和科研业绩量化奖励、激励制度。加强科研绩效考核,制定标志性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和激励政策,激发科研人员争创标志性科研成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机制保障在学校省级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结合学校设立“学科特区”的机制,适时增设或调整相应管理机构,为建设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做好组织协调服务工作。

3. 资源保障加强科研数据库建设,为教师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提供强有力支持,为提升学校整体科研工作提供坚实的信息资源保障。

4. 财力保障设立专项经费扶持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引进高水平科研人才,积极做好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和科研业绩绩效奖励经费预算订。

5. 信息保障加强与行业、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信息沟通交流,促进科研结合与合作。通过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吸引企业在学校设立研发基金,共同承担国家和政府部门的产业化项目,产出一批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产业起支撑作用的科技成果;及时收集、汇总学校最新的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信息,进行积极的宣传推介,促成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并实现产业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烟台大学“十三五”服务地方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的成绩与问题

    “十二五”期间,学校基本建立起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良性互动的新型学校和社会关系,服务地方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服务地方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协同创新成果日益提高。学校连续多年被授予“烟台发展突出贡献单位”。

——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重大新药新型释药系统”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获批“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获批省级立法研究服务基地。

——与烟台市农科院全面产学研用战略合作不断深入,农学院正式揭牌成立;与烟台保税港区、东部高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国资委)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三校科技园6000平方米的孵化场地正式投入使用。

——获得横向项目500余项,到位横向科研经费达1000多万元。“苹果良种选育与脱毒苗木工厂化繁育”入选首批山东省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支撑计划。

——积极承担“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领导干部研修班”等多个培训任务,5000余人次参与了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国际葡萄酒节等重大活动志愿服务。校团委获“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志愿服务突出贡献奖”,“阳光守望者”服务队被评为烟台市十大杰出服务集体等称号。自2011年连续5年共选派8名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

存在的主要问题: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产学研结合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发明专利不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仍需强化与地方文化等系统的互动。

二、发展思路

    紧密结合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需要,坚持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对接地方需求,以服务求发展、以服务促发展,主动推进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实现“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的战略性转变、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使学校在服务社会中获得更大发展,实现综合办学实力的新跨越,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发展目标

(一)构建校地良性互动发展新格局

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合作,构建战略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校友的社会资源优势,强化与校友的良性互动;提高对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注度和积极性,学校文化建设成果更多惠及驻地民众。

(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学研用工作取得新成就

获得地方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600项,产学研合作的横向科研项目到位经费累计超过2亿元;与地方和国家驻烟科研院所共建5-6个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共建10个科技创新团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00项以上,科技成果转让率提升10%以上;三校科技园常驻企业达30家左右,学校师生参与的项目比例达30%以上。提高科技成果转效率,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结合学校优势和特色,聚焦省市发展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进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打造烟大智库品牌,为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

    (四)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契合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校企合作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专业硕士研究生比例进一步提高,成人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取得新成绩。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培养质量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四、实施路径

(一)协同创新,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政产学研用合作

1. 加强平台建设根据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领域,依托现有各类实验室,与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共建研究与开发平台;依托三校科技园,加强科研成果工程化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利用科技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开放式服务,提高科技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能力。

2. 推动协同创新优化校内各类科技资源的集成运用,推动校内外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支持教学科研人员主动走入企业创新创业,参与周边企业合作科技攻关活动,参与地方产学研科研项目申报。

3. 促进成果转化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加快筛选凝炼科技创新性强、技术关联度高、产业带动性大、辐射影响面广的科技成果,组织实施转化和产业化。鼓励教师进入三校科技园开展深入研究和服务,参与和支持企业项目孵化、技术辐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二)整合资源,大力推进新型智库建设

1. 构建智库平台以现有各类综合性人文社科科研平台为基础,加强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围绕重大工作部署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协同开展研究,培育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政策咨询机构。

2. 凝练主攻方向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聚焦产业发展、经济转型、深化改革、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治理创新等重点领域,凝练主攻方向,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参考。

3. 加强共建共享加强与实际部门、科研机构以及民间智库合作,形成多方参与、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深度融合、资源共享、理论与实际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协作机制。

(三)深化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与培训

1. 优化培养方案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为目标,吸收政府、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进一步加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更加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创新办学模式鼓励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深化校地联合培养机制,创新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新机制,统筹规划学生的实践教学、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就业,有计划地外聘企业高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3. 调整专业设置把握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和发展趋势,主动调整自我,主动适应介入,建立主动适应的常态化动态调整专业设置的机制,实现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的有效对接和互动发展。

4. 拓展继续教育面向区域,利用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拓展培训领域,统筹开展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积极参与地方职业资格培训、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加大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努力打造烟台大学培训品牌。

(四)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大学对区域文化建设的带动辐射作用

1. 打造文化高地加强学校自身文化建设,以各种学术活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等为载体,使校园成为文化氛围浓厚、文化成果纷呈的文化高地,成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区域文化磁场,带动区域整体文化品位的提升。

2. 聚焦地方文化整合学校人文社科力量,对接地方“十三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加强地域文学、史学、哲学、经济、艺术等文化研究,加强地方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保护地方文化资源,弘扬地方文化精神,提升地方文化研究和建设的整体水平。

3. 开展文化惠民发挥学校音乐、舞蹈、书画、摄影、体育等人才优势,开展面向市民的文艺汇演、美术展览,活跃地方文化生活;与地方政府合作,设立面向市民开放的普及型文化讲座;完善学校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机制,在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对文献信息资源需要的前提下,尝试与烟台政府部门、驻军、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等联合开办流动图书馆,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为地方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提供服务。

4. 倡导志愿服务鼓励支持师生在支教、扶贫、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会等领域参与社会公益志愿服务,促进地方社会的和谐进步。

(五)齐心协力,开创服务校友工作新局面

1. 完善联络校友体系进一步维护好学校、学院、年级、地区等多维度的校友联络体系。建立方便快捷的校友联系网络,形成比较健全的校友服务体系。因地制宜,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友活动,增进校友了解和互助。

2. 拓展服务校友范围实现由服务精英校友向服务全体校友的拓展,由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的拓展,从主要服务国内校友向服务海外校友的拓展。

3. 提升服务质量和层次为校友推出校友阅览卡服务,在其提高学历、攻读学位等方面,做好信息咨询等工作。与有实力的校友企业尝试共建实验室、联合办学等。通过教育基金会筹资平台,深度挖掘社会资源,筹集社会资金,为学校发展和校友进步提供更多支持。

4. 牵线搭桥服务地方。充分利用校友,为与地方政府、大集团大公司的合作牵线搭桥,推进校企之间的互通交流,努力争取高层次的合作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校地、校企联动机制

深化与烟台市已有的合作关系,拓展与周边市县的全面合作,营造校地互动的良好外部环境。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校企双方位势差异,针对企业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合作方案,重点加强与成长型企业、发展型行业的合作共建,逐步建立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二)健全组织管理机制

学校服务地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协调学校服务地方事务,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职能部门协同配合、二级学院主动承担,共同推进学校服务地方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完善政策激励机制

    学校为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时间、信息、实验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合理兼职等方面建立激励政策;制定政策,支持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创新创业活动。

(四)构建绩效评价机制

制定服务地方绩效考核办法,建立评价机制,把科研成果产业化、社会化作为衡量科研质量的重要标尺,把服务地方的效果和成果纳入教师业绩评价体系和学院工作考核体系,激发教师与学院参与服务地方工作的积极性。

烟台大学“十三五”文化建设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的成绩与问题

“十二五”期间,学校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注重弘扬学校传统,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文化建设取得一系列突出成绩: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较好成效。出版《新时期立德树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烟台大学为视角》一书,并入选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德育成果文库》;荣膺全国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先进单位;获评山东省德耀齐鲁道德示范基地;1人获评“山东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

——持续深入推进大学精神建设。先后开展了30周年文化校庆学术校庆工作、举办了纪念张承先与沈克琦座谈会等以凝聚烟大力量、彰显烟大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获评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获批山东省高校党建工作研究基地、山东省理论大众化示范点;成立学校理论宣讲团,为校内外理论学习搭建新的平台;4人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把握新媒体时代宣传规律,拓展新闻宣传领域。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举办学校新闻发布会;开通学校官方微博与微信;获评山东省高校十大新闻2项;获评“新浪网山东2015教育盛典”2项荣誉称号。

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是大学文化建设领导体制与机制还需完善,二是学校学术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三是对大学精神的认识还不到位,四是缺少有代表性的文化精品项目。

 二、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间,大学文化建设规划发展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全局,禀承崇德尚善、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秉承北大、清华名校文化,挖掘整理胶东特色文化,传承古老齐鲁文化,承借现代海洋文化,逐步建立健全学校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积极营造积淀深厚、特色鲜明的烟大文化,使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不断增强。

三、发展目标

在正确文化观的引导下,着重构建校园学术文化、师德文化、阅读文化、素质文化、网络文化;加强校史研究,弘扬办学传统,挖掘总结凝练烟大文化的丰富内涵,讲好烟大故事,凝练烟大精神,逐渐形成烟大师生独特的文化基因;以《烟台大学章程》为根本,建立校院两级大学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将大学文化建设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全过程,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环节;以各种学术活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等为载体,多渠道、多途径整合各种资源选树文化精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教风、学生学风、干部作风建设,使学校的校风建设达到更高的水平,使烟大校园成为学术氛围浓厚、文化成果纷呈的文化高地;逐步改造优化校园实体空间环境及网络空间环境,开发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提升校园设施、景观、标识、网络等文化品位;创建省市文明单位。

 四、规划实施路径

(一)以援建文化、地域文化为基础,弘扬大学精神

1. 传承学校发展特色,凝练弘扬烟大精神传承早期学校创业者“改革创新、开放包容、服务社会”的理念,完善校史展馆,筹建档案馆,编写校园文化系列读本等,加强师生校情校史教育,逐步出版学校创建者、建设者纪念文集,发挥校友的文化建设力量。总结烟大人高水平大学的理念与实践,不断丰富办学理念,凝练烟大精神,深化校训、校歌等文化载体建设。

2. 立足地域优势,推进胶东文化学术研究重视和推进“胶东通史”的研究、交流和宣传工作,在寻找胶东文化源头、发掘胶东文化在齐鲁文化以及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价值等方面,充分发挥学校的地域优势和作用。

(二)以师德文化为核心,繁荣学术文化

1. 培育师德文化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载体,积极推进青年教师助教培养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继续发挥“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等活动的道德示范和引领作用,以师德建设年为契机,以教职工宣讲团为平台加大“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德艺双馨”模范教师的宣传和奖励力度,提高教师的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的能力。

2. 优化学术环境严明学术纪律,恪守学术道德,将学术伦理教育纳入新教师上岗培训和研究生、本科学生的培养体系之中,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考核评优中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学术制度建设中,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原则。进一步活跃学术氛围,尊重学术自由,强化科研项目意识,出台鼓励跨学科研究和团队合作研究的相关制度及奖励办法,完善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资助办法,在校内外媒体加大对学校学术交流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

3. 营造学术文化固化已有的“两校名师讲堂”、“教授讲堂”,开设文化讲堂,打造“三元讲堂”校园学术活动品牌,开展“学术活动月”“学术活动年”等活动,加大学术交流活动的预告、宣传和报道力度。

(三)以文明烟大建设为抓手,提升文化素养

1. 共建师生阅读文化广泛开展“好读书、读好书”活动,评选校园“读书之星”;组织开展读书周、读书月、读书节及读书心得经验交流等与读书内容相关的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将活动动态、创新做法和活动成效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展示,激发广大学生的读书兴趣,营造崇尚阅读的良好氛围,使学生通过阅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升校园文化,打造书香校园。

2. 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实施“烟台大学重点文化项目扶持计划”,培育形成1-2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精品项目;鼓励和支持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建设;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走出校园,与地方文化资源相融合;深化大学生德育实践研究,创新实践育人平台,完善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评价机制和长效机制,打造大学生德育实践品牌。

3. 建设学校体育文化创建以广大师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提供体育服务为延伸的体育文化。确定每年5月为“体育文化月”,选树“体育标兵”,鼓励各基层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落到实处。

4. 推进审美教育与仪式教育依托学校作为山东高校审美教育研究基地的优势,以课堂教学为渠道、以理论研究为辅助、以美育活动为载体,推动大学生审美教育。加强对国家重大节日活动以及学校重大庆典活动的统筹与组织,使重大典礼与礼仪活动成为陶冶情操、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契机与平台。

(四)发挥融媒体平台优势,构建宣传新格局

1. 内外宣融合发展坚持内外宣并重,推进融媒体发展;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定期举行媒体见面活动,增强社会媒体的宣传效果;定期培训宣传骨干;加大对校报、电视、广播及新媒体的投入,增强宣传橱窗、LED电子屏等宣传阵地的规范管理。

2. 建设网络文化加强校园网建设,推广新媒体应用,切实做好学校网站、官方微博与微信等平台;进一步丰富网络文化资源,推动学校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开展网络法治和道德教育,规范师生的网络行为,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好网络监控工作,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3. 建设文化展示区域借助图书馆现有条件,增设实物展示区,不定期举办师生书画展、校友作品展、胶东红色文化展等;充实完善文化长廊,建立“烟台大学文化艺术综合展区”;建立创意文化展示区,营造校园创新氛围,增强学校人文气息。

4. 统一学校形象标识逐步完善具有学校特点的学校标识系统,使学校标识系统普及率达到较高水平。规范使用具有烟台大学标识的各类物品,规范校内建筑物、道路命名。编辑制作中英文版的学校影像宣传片、宣传画册并定期更新,征集、开发校园系列文化纪念品。

五、保障措施

1. 机制保障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形成大学文化建设的合力,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校院(部门)联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表率和主体作用,使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成为汇集众智、凝聚众力的自觉行为。

2. 制度保障把大学文化建设工作做为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成立烟台大学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导学校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选聘校内外专家成立学校文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具体研究和指导学校文化建设规划及重大项目的设计与评估。

3. 经费保障设立大学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纳入学校整体预算,用于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培育、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校园文化传播拓展和新媒体建设等方面。

 

烟台大学“十三五”国际化建设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的成绩与问题

“十二五”期间,国际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对外交流合作规模继续扩大新建友好学校20所,涉及10个国家和地区。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与10个国家和地区的35所友好院校开展校际学生交流项目,每年外派各类学生近200人。

——加强师资国际化建设学校派出各类因公出国境人员共计286人,选派优秀骨干教师赴英国培训团组2个共29人。

——留学生工作稳中有升学校成为首批山东省政府留学生奖学金生培养院校,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院校,设立烟台大学留学生奖学金。至“十二五”末,长期留学生人数达到611人次。

——中外合作办学取得新的突破获批与韩国檀国大学合作举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项目、与美国西俄勒冈大学合作举办的“法学(区域犯罪信息分析)”本科项目。

——外国专家的聘请结构进一步优化,项目专家获得突破性进展韩国籍专家郭振镐被国家外国专家局列为重点文教项目专家、加拿大籍专家祁彩霞获批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及首批高端蓝区外国专家项目。

——外教、留学生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学校投入专项资金对外国专家住房、留学生宿舍、留学生餐厅进行改建改造。

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有待完善,经费投入不足,国际化师资和管理人才短缺。留学生的趋同管理机制尚未形成,留学生管理干部匹配不足,学校留学生政策力度、海外宣传力度等投入不足。

二、发展思路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及发展纲要(2010-2020)》和《留学中国计划》为依据,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贯彻实施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坚持务实合作、高效合作和长久合作,搭建互利双赢的对外合作平台,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交流合作层次,建立健全配套机制,构建以“学校为主导、项目为主线、学院为主体、师生为主角”的全方位、立体化工作格局,以“教师国际化”和“学生国际化”为着力点,逐步推动“课程国际化”和“科研国际化”建设,有效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提高学校国际化程度。

1. 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新增友好院校15所,有实质交流合作内容的友好院校达到50所。

2. 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具有6个月以上海外经历(含学习、访学、科研、工作等)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30%,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比例达到5%。

3. 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全校各类出国(境)学生占在校生比例达到2%。

4. 做实留学生教育,提升留学生规模和质量力争我校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占全校学生比例达到2%,其中50%为学历生。

四、实施路径

(一)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依托校际互访,自主开发合作伙伴。进一步加强与国(境)外高校的交流交往,重点加大与欧美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增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鼓励学院与国(境)外高校或学术机构建立学院间或学科间的交流合作关系。挖掘教师团体和个人的外事资源,促进由个人到学院到学校间(由点到线到面)的实质交流合作。

借助校外平台,双向选择合作伙伴;利用海外校友,牵线搭桥合作伙伴。

(二)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

“派出去”,提高现有师资的国际化积极开拓校际教师交流项目,制定外派计划和选拔标准。积极组织教师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项目、山东省政府资助出国留学项目和山东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计划,努力争取教育部、民间基金组织及政府间出国留学项目。鼓励教师申请有关公费或自费出国(境)留学、研修、与会、科研、实践实验等。加强教师英语培训,提高教师英语水平。

“请进来”,提高外国文教专家的数量与质量对于长期外国文教专家,保证语言类外教聘请数量,提高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外教聘请质量,加大专业类外教的聘请力度,合理定编定岗定薪。对于短期(低于两个月)外国文教专家,可以采取“模块化”聘请的方式,结合学校三学期的校历制度,聘请海外教师来校进行为期1-8周的集中授课或讲学,完成1-2门课程的部分或全部教学模块。鼓励各学院邀请高层次国(境)外专家来校工作或交流。

(三)加强学生交流,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

以“双方互派、学分互认”为基础,拓展互免学费的校际学生交流项目。以学分认证为基础,依托国(境)外名校优势专业,积极开展自费校际学生交流项目。在学生自费交流项目中,坚持奉行“学生流动带动教师流动”的指导思想,外方高校在接收我校学生的同时,也接纳我校教师去访学研修,使学生、教师双受益。依托友好院校或其他优质平台,开展学生海外游学、实习实践、夏(冬)令营等活动。

(四)加强留学生教育,提升留学生规模和质量

全面深化留学生工作综合改革,完善机构、机制与人员配备,实现学校、职能部门、学院责权利的统一。

制定招生战略,加大招生力度。发挥学校地缘优势,立足东北亚;紧扣一带一路,开辟东南亚和中亚;依托项目合作,兼顾欧美非。多措并举,实现生源、办学层次和校园文化的多元化。

扩大学历生比例。整合资源,争取开设2-3个面向来华留学生的特色专业或方向,建设1-2个英语授课课程群,逐步建设全英语授课专业。

优化环境,改善条件。吸引更多留学生来校学习,将学校建设成为来华留学生教育和华文教育的重要基地。

(五)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创建国际化特色项目

巩固与完善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机构,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辐射作用,促进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

根据学校学科优势和服务地方发展需要,力争在国家鼓励、具有前瞻性的专业申办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制度与机制建设

建立和完善一套涉外工作制度体系和配套工作流程。强化国际理念,拓宽国际思维,把国际交流与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稳步推动留学生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留学生管理由协同管理向趋同管理转变。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学院成为人才培养与管理的主体。

(二)加强队伍建设

健全一支外事队伍,不断提高其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培养一支国际化师资队伍,扩大外语授课比例;建立一支外事联络员队伍,建立校院两级管理网络;组建一支外语培训队伍,开展韩国语、英语、法语、日语等培训,为学生出国留学创造条件。

(三)加大服务学院力度,发挥学院的主体功能

鼓励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牵好线、搭好桥、掌好舵。实施“结对子”工程,实现每个学院至少拥有一个实质的、长期稳定的国际教育合作伙伴。

(四)加大财力保障

增设师资国际化和学生国际化配套经费,增设双语授课及全外语授课(非外语类)建设经费,改革涉外教育经费分配方案,提高学院参与涉外教育的积极性。

(五)加强宣传,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师生的参与度

建好外文网站,印制外语音像宣传材料;积极参加国际教育展;依托海外媒体及友好学校,打造学校国际形象。

完善校内畅通的校际交流项目的信息发布系统,保障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顺利推进。

烟台大学“十三五”基础条件建设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的成绩与问题

    “十二五”期间,学校积极优化资源配置,充分挖掘利用学校现有的办学资源,不断加强各类基础平台建设,教学科研空间、设备、图书、网络与信息化建设等基础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学校各项民生工程取得较大进展。基础条件建设方面主要取得了如下成绩:

——五年来,民生工程投入7700余万元,完成了一期工程道路改造及排水改造4万多平米,完成了文科馆、部分学生公寓、教学楼、办公楼、单教楼等计划内维修改造项目,新增计划外屋面防水1.3万平米;完成供热改造,建成70多万平米的二级换热站;完成科技馆、化学馆改扩工程及其周边区域绿化景观建设,完成国旗台、韶乐厅、人工湖东侧足球场建设。

——建成法学专业图书馆;全面实现学生公寓用电智能化控制;整顿学生公寓饮水环境,安装直饮水系统;获评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饮食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基本完成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更新。  

——校内家属区1-3号楼工程建设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基本完成学府小区地下车库安装等配套工程,小区物业管理水平稳步改善。

——建成并启用校园全高清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不断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防共建,加大案件侦破力度。安装校园门禁管理系统和南校区校园高清监控系统,基本实现人防、物防、技防有效结合。

    目前,学校基础条件建设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学科研空间、设备、图书、网络与信息化建设等基础条件还存在较大的需求缺口,特别是二期工程维修压力陡增以及设备老旧等,校园环境品位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师生员工对学校各项民生工程进展还有更大的期待。

    二、发展思路

坚持问题导向,保证精准投入,聚焦补齐短板,加强重点建设,关注民生工程,不断改善学校办学基础条件,为学校加快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提供有力保障,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迈向新台阶。

三、发展目标

(一)教学科研硬件条件建设日趋完善

建设公共教学实验中心,加大教学科研经费投入,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启动研究生宿舍建设,以强有力的硬件基础条件支撑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优化统筹、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不断完善各类教学科研基地、公共平台、大型仪器装备等的建设论证和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资产使用效益考评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完善学校各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实施智能化管理,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新增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日趋完备

升级改造网络硬件资源体系,建设先进、集约的数字化校园硬件设施基础平台;完善并深耕现有应用系统和支撑平台,形成校级综合信息平台;大力推进数字资源建设和优质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启动数字移动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工作。

(四)文献资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新增纸质图书55万册,强化各种数据库建设。启动嵌入式学科服务,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规范档案管理,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建设队伍素质高、规章制度健全、管理科学、手段先进、环境优美舒适、馆藏丰富、数字化、文明开放的现代高校图书馆。

(五)美丽校园建设越上新台阶

高质量完成锅炉房、三餐改造工程,适时启动南校区规划建设工作。继续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和校园景观升级建设,建设绿色校园。

四、实施路径

(一)大力推进教学科研硬件条件建设

    1. 加快公共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室、录播设备)建设步伐每年保证更新25-30个多媒体教室;建成多媒体网络中央控制系统建成实验虚拟桌面系统,为教师提供更好的上课环境;根据需要,增加录播教室,支撑信息化教学。

    2.完善实验教学设施建设完善虚拟实验室系统,对现有的实训中心设备更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每年进行200多台计算机设备的更新工作,使计算中心一直保有1200多台计算机为全校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

    3. 建成实验中心大楼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公共实验中心,满足理工各学院的实训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 增强科研设备条件投入力度结合“学科特区”计划,加强对特区学科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为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提供设备条件保障。

(二)推进资源共享和有偿使用机制

 1. 推进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创新资源配置机制,优化整合校内资源,开展实验室普查,进行实验室整合,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共用平台。广泛拓展社会资源,扩大资源集聚效应,加快实施资源整合系统工程,不断健全资产配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集成校内资源,有序统筹发展要素,盘活办学资源,促进各类资源的共享利用,全面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2.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按照集约化和强化管理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教学、实验、行政公用房屋配置,切实加强公用房屋管理,不断提高公用房屋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3. 建立资产使用效益考评机制建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用品使用效益考核指标体系,提高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水平;建立后勤服务资产使用效益考核指标体系,确保服务资产有效使用;建立校办产业开发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体系,核算评估保值增值完成情况,促进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

(三)为师生提供丰富图书资料等信息服务

    1. 稳定增加馆藏文献种类和数量继续扩大书库容量,将承先图书馆的两个自习室改建为书库,使库容量进一步扩大。到“十三五”末,实现生均馆藏纸质图书95册的目标。

    2. 加强数据库体系建设参加CALIS、DRAA、CASHL等文献联盟,进一步增加数据库数量和种类,建成适应学校教学科研需要的数据库体系。

    3. 启动嵌入式学科服务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以用户为中心,有机融入用户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将图书馆学科服务融入用户的教学、科研和学习活动过程中,为用户构建一个适应其多元化多层次信息需求的信息保障环境,采用知识化组织模式采集、加工、重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并以学科为单元提供嵌入式学科服务。

    4. 推进烟台大学机构知识库建设快速实现对学校知识资产的收集、长期保存、合理传播利用,积极建设对知识内容进行捕获、转化、传播、利用和审计的能力,逐步建成包括知识内容分析、关系分析和能力审计在内的知识服务系统。

5. 更新服务器,扩充存储系统空间有步骤地更新服务器20台、扩充存储系统空间至150TB。

(四)推进美丽校园建设

1. 积极推动“文明烟大”建设巩固“文明烟大”建设成果,在师生员工中努力提倡“以校为家、爱护校园”,人人参与校园和维护校园环境。

2. 统筹推进校园景观建设制定校园景观提升规划方案,完善校园公共空间功能布局,统筹规划环境雕塑、标识系统及环境设施,有序推进,分步实施。

3. 进一步提升校景观和绿化品位加大校园景观和绿化建设投入,加强景观建设,改造和增加绿色植物植被品种。加强校园绿化的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校园绿化品味。

4. 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网普查和建档工作,加大对一、二期工程房屋设施老化及破损的投入和维修改造力度,基本解决房屋漏水和跑冒滴漏等问题。

(五)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力度

    1. 启动总服务器的更新换代、扩容工作完善并深耕现有应用系统和支撑平台,适时启动学校总服务器的更新换代和扩容工作。

    2. 升级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换网线和全网设备的升级,保持视频监控、网络系统等更新换代,同时进行虚拟服务器升级改造与扩建形成校级综合信息平台;基于数字化平台,大力推进数字资源建设和优质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启动数字移动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工作。

3. 推进智能化后勤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地下管网台账,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后勤管理平台,使后勤服务转型升级。

(六)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1. 加快推进原锅炉房及原第三餐厅改造工程在充分论证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将原锅炉房及原第三餐厅改造利用,回应广大师生民生需求。

2. 继续推进学生宿舍和食堂改造维修工程对学生宿舍卫生间、门窗、公共区域等进行维修改造,改善学生住宿条件,提高学生居住品质。利用引进资金和学校自投资金等多种渠径加快对学校老食堂的改造维修,推进学校餐饮社会化进程。

3. 完善消防平台建设建设消防可视化信息集成管理平台,主要包括部分楼宇新加设消防控制系统、消防控制报警集成管理系统、消防巡查信息化管理系统——“消巡通”。

4. 配合推进旧房改造工程按照国家规定,适时配合相关部门对新一期家属区进行旧房改造,进一步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

五、保障措施

(一)保障基础条件建设资金投入

通过各种渠道,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确保基础条件建设资金稳定增长并不低于“十二五”期间的水平和足额到位

(二)实施科学决策机制

学校各项立项在实施前都要经过充分论证和评估,特别是引入第三方科学评价机制,以确保立项决策程序的科学化、公开化、民主化、规范化。

(三)完善监管检查机制

强化学校各项立项在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和检查体系,特别是项目的中期监管和检查,保证资产增值、项目完成的质量。

(四)建立健全保养维护工作机制

    制定各种涉及基础保障条件建设的设备、设施检查维护工作制度,完善各种基础设备、设施使用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

关闭